搞好测试中心工作是建设好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基本保证
郭汝丽
摘 要:当前各高校都把建设一流的高校科学技术基础平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认为,搞好学校测试中心的建设和维持测试中心有序、高效的运转,是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证。文章通过搞好高校测试中心的建设和开展好测试中心的工作为实例,表明:搞好测试中心工作是推动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要想搞好高校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就必须建设好测试中心这样的公共科研检测平台。
关键词:高校,测试中心,基础条件平台
要想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坚定不移地把规划和建设高校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要开展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就必须建设好学校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平台。所以,当前国家及各高校都把建设一流的高校科学技术基础平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那么,如何促进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我认为:搞好测试中心的建设、做好测试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和维持测试中心有序、高效的运转,是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证。
一、 建设好测试中心是搞好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
高校测试中心是学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部门,是高校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测试中心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是服务于全校科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公共平台。所以,搞好测试中心的建设和开展好测试中心的各项工作,是推动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
全国重点高校测试中心的建设,在得到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连续支持和资金投入下,都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测试中心,都成为学校大型精密仪器最集中,设备最先进的科研基地,同时拥有一支既具有系统的分析测试理论知识、又掌握先进的分析测试专业技术、有丰富的分析测试经验和对仪器的维护、维修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要搞好高校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就非常有必要建设好测试中心这样的公共科研检测平台,她是学校建设科技大平台的基础阵地。这块分析检测平台建设好了,就能使高校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测试中心的作用和潜力很大。测试中心可以通过与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结合,建成与各个学科紧密相联的科技大平台。例如,在中山大学的“985工程”二期建设中,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就与学校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联合,组建并共同创建“食品与公共卫生安全”科技创新平台。所以,建设好测试中心这块基础平台非常重要,她将在学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进入WTO之后,国内高校和市场如何与国际大市场接轨,高校测试中心在科技分析检测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正是由于科研、教学和对外服务的需要,很多高校的测试中心都已经通过或准备申请国家计量认证。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格的高校测试中心的检测数据具有公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不仅能够服务于校内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还能够为社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分析测试数据。通过与国际接轨,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国外实验室的挑战,可以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国内商品走出国门把关,使国内更好地适应国际大市场。随着我国进入WTO和国家市场经济的确立,作为第三方的检测技术服务,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我认为各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测试中心这个科学研究公共平台,并且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始终体现“共建共享”的精神。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取得地方科技部门的支持,做好研究和通盘规划,把高校的科研能力与社会经济实力和科技需求紧密联系,与社会共建科技平台,并将此平台面向全校乃至社会开放共享,对所有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这种做法非常符合我国现在资金有限,高校科研力量分散,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的实际状况。
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从而加大对测试中心建设的投入,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充分利用资源、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中山大学非常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基础平台建设。学校测试中心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以来,首先装备了价值300多万美元的大型精密仪器20多台;在“九五”“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又把“现代测试中心建设”作为一级建设项目来抓。共投入230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学校为适应学科建设、基础条件建设的需要,再次对测试中心的建设给予大的投入。目前,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已拥有价值45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学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测试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拥有先进的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技术力量雄厚,分析测试水平高、检测结果质量可靠的大型理化分析中心。把测试中心建成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以及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分析测试实验、教学和科研基地。成为广东以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共享中心。
二. 做好测试中心工作是建设好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保障
高校的测试中心要面向学校的学科发展服务,要高举服务大旗,努力为学校教学、科研上水平提供优质服务,在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社会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学校和测试中心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也可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使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真正成为为公共服务的分析测试科技创新平台。
多年来,中山大学测试中心通过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专长,走大力培养专业化科技人才队伍的路子,培养了一支有很强的分析测试能力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维修的技术力量。建立了一支多学科、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我校测试中心的分析范围几乎覆盖了理化分析的所有领域。不但可在学校的科研上承担对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成分分析,有机物结构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及相变分析、物质和材料的热性能分析等。同时,还可以对外承担对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分析和杂质检测等。
在测试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多年来,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的大型精密仪器运转正常、保养良好。通过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全校的资源共享、从而使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挥出重要作用。我们仅从最近几年来中心的测试工作量逐年增长就可看出,测试中心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
从上表可以看出:校内测试收入2001年66.2万元,2002年98.2万元,2003年140.0万元,2004年121.5万元,除2004年因为装修对测试收入稍有影响外,2001-2003连续三年平均以40%以上的增长率增长;对外服务的样品量和测试收入也逐年递增。说明中山大学测试中心不仅注重为校内的教学科研服务,也重视不断为地方科技发展服务。近几年来,我校测试中心已经有了较稳定的校外客户群。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高校测试中心可以、同时也应该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较大成绩。从而发挥其作为学校以至地区分析检测平台的作用。
努力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用效益和完好率,一直是测试中心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中心主动加入“广州地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通过协作网,使本中心主要大型仪器对本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并积极开展对外分析测试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区资源共享。今后,我们不仅要继续在“广州地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上发挥作用,还要进一步从内部加强对大型仪器的管理工作,以适应开放、共享、竞争、服务的新机制。我们要不断促进大型仪器专管共用和资源共享的进程。要不断提高测试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功能。目前,我们已经建好了中心内部的计算机管理网站,还将与学校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合作,建设全校的测试分析网站,实现仪器的动态实时监控,做到网上资源共享。“广州地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也已经起步,开始筹划建设广州地区、进而扩大到全省的分析测试仪器服务平台。这样,可以使高校的分析测试网站真正具有为所有科技创新成员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的特性。是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搞好高校基础条件平台的保障。
高校测试中心通过参与各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通过日常的分析测试服务和对仪器的使用及维护,一定能培养出一批专业化强,技术能力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是做好测试中心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好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基础和保障,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时代特征,是符合我国国情、学校急需,并将被高校科技发展、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证实的正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