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会大会报告集锦
 

    2023年5月6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于云南省普洱市盛大开幕。会议邀请色质谱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分享了研究工作新进展,旨在促进交流,推动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众多色质谱技术与应用专家学者、仪器企业代表等近400人出席本次会议。 在6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以及岛津陈振贺博士等专家分别做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报告题目:空间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进展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特别是空间蛋白质组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报告中,张玉奎院士回顾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团队在空间蛋白质组分析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研制了一种可进行蛋白质超快高效分离纳米晶体色谱柱,以及具有通孔结构和通孔-大介孔结构的乙烯基桥联杂化整体柱等,实现了蛋白质变体和膜蛋白质变体的深度覆盖分析和空间异质性解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报告题目:色谱和质谱技术在新污染筛查中的应用

     近年来,新污染物因其在环境赋存可引起显著的生物毒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报告中,江桂斌院士探讨了新污染物的定义,以及色谱质谱技术在新污染物筛选中的应用,并分享了团队在利用色谱质谱发现新污染物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成果;包括识别多类新型污染物,建立了一系列分析新方法等,并与大家分享了新污染物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

                                                                              报告题目:循环肿瘤(单)细胞的二维分析研究

     周期表中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参与生命过程,金属在细胞中的聚集状态、时空分布、迁移或转化等,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不过,如今细胞群体分析已不足以揭示生命过程及其变化,单细胞分析从而成为了研究热点。 王建华教授团队搭建了包含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筛选捕获以及激光诱导荧光、ICP-MS等在内的单细胞分析系统。借助流体惯性效应实现高通量单细胞筛选,结合特异性探针可有效识别分离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相关分析数据为细胞的亚组分类提供了初步依据。团队还进一步发展了单细胞二维分析系统,提供了单细胞内金属及其状态变化、细胞表面特定蛋白表达水平的信息。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陈振贺博士

                                                                             报告题目:岛津 DPiMS 原位质谱在疾病诊断及成像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

     报告中,陈振贺博士主要介绍了岛津原位质谱 DPiMS 在疾病诊断和成像分析两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在疾病诊断方向,主要介绍岛津创新中心与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的合作成果:DPiMS 和 AI 技术结合用于甲状腺癌和微乳头状肺腺癌的辅助诊断;在成像分析方向则主要介绍了 DPiMS 成像附件及应用案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梁鑫淼研究员

                                                                            报告题目:本草物质科学研究

   中药物质组成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很多尚不明确,使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中药的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生物学效应,对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多成分多靶点的分子作用机理,解析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中药新药研发有着重要科学价值。报告介绍了梁鑫淼团队通过发展多维色谱及质谱系统,进行中药复杂体系已知组分高效表征以及新化合物快速发现上所做的系统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报告题目:LC-MS代谢组学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应用进展

     近年来,LC-MS技术在健康及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基于MS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既有优势,也同样面临着代谢物种类与数量多、理化性质各异、含量范围跨越9个数量级等挑战。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的研究,创建了全面、系统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与研究体系。采用建立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在食管癌、胃癌、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的代谢组学研究中,发现一批与癌症诊断或疗效评价密切相关的潜在代谢标志物(组)。同时,在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医药经典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新进展。

                                                                        

                                                                          澳门大学 李绍平教授

                                                                          报告题目:“茶”颜观“色”

     茶叶是世界最普及的健康饮品,含有多种有益健康成分,但茶品种繁多,发酵程度不一,不同茶的成分与功效研究尚有很大发展空间,报告主要介绍了李绍平教授团队应用色谱相关技术对不同品类茶的茶多酚含量、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以及茶多糖等进行了研究探索。

     本届会议为期2天,共组织了15个大会报告、63个邀请报告、61个口头报告、 95个会议墙报以及36个自由交流。同时会议不仅开设了主题为色谱与相关基础、生物分析、组学分析、样品预处理新技术、质谱新技术和新方法、药物分析、环境与食品分析等多个主题鲜明的分会场,还专门组织有青年论坛和学术墙报展示区,以促进我国色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将对本次大会进行持续报道。




联系我们
Contact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一层西厅
电话:010-68722460 88517114 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22086号-6
邮编:100089
传真:010-68471169
开票信息

R7HPRK
微信支付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