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法测定饮水中氯酚
 

HS-SPME-GC法测定饮水中氯酚(摘要)
张岚 李淑敏 岳银玲 应波 鄂学礼 陈亚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 100050

    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一种工业污染。酚类污染的江河水等一旦作为饮用水的水源,经氯消毒时水中的酚类物质就会被氧化生成氯酚类化合物(CPs)。这种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嗅觉和味觉,属于高毒物质,五氯酚更被纳入剧毒化学品目录,长期饮用含氯酚的水可引起头昏、出疹、皮肤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过量摄入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1]。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1998)中2,4,6—三氯酚、五氯酚的标准值分别为0.2mg/L,0.009mg/L。
     目前CPs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GC)[2,3]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4]。分光光度法测定灵敏度较低,不同的CPs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波长处检测,操作繁琐;GC和HPLC法也不能直接进行CPs测定,需要衍生化处理,操作繁琐,重现性差,回收率低[5]。本法选用先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克服了上述不足,操作过程无需使用溶剂、受基体影响小、所需样品量少、方法测定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CPs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纯水(不含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制备方法:将蒸馏水煮沸15~30min或通高纯氮气20~25min。应用前检查无色谱干扰峰)。1mol/L 盐酸。1mmol/L 氢氧化钠溶液。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优级纯。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标准系列溶液。
1.2 仪器
气相色谱仪。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萃取柄。聚丙烯酸酯(PA)萃取头。顶空瓶:15ml。
1.3 实验方法
吸取10.00mL标准系列溶液至预先加入0.5mL 1mol/L 盐酸,4g NaCl的顶空瓶中,立即封盖,置于固相微萃取取样台上60±1℃平衡40min。将萃取头插入瓶内顶空萃取12min,取出后插入气相色谱仪气化室280℃热解吸2.5min,不分流进样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SPME条件选择
2.1.1 萃取头固相涂层及其厚度的选择

    涂层的厚度对待测物的固相吸附量和平衡时间都有一定的影响,涂层越厚,固相吸附量越大,有利于提高方法的灵敏度,但由于待测物进入涂层是一种扩散的过程,涂层越厚,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及解析时间越长,分析速度越慢,且容易造成纤维涂层的流失和色谱峰形的拉宽和拖尾,本法选用的为85μm。
2.1.2 SPME萃取模式的选择
    SPME萃取模式有两种,即直接法(DI-SPME)和顶空法(HS-SPME):直接法是将纤维头插入到样品中,当待测物与固定相充分接触至平衡时取出,进样分析。顶空法是不将纤维头与样品直接接触,而是将纤维头停留在样品的顶空,将气相中的待测物进行吸附、富集,而后进行分析。相对而言,顶空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即能避免因与样品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纤维涂层的脱落和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重现性差、萃取头寿命减小等缺点,又能避免样品基体的干扰、避免基线不稳和出现杂峰。本法选用的为HS-SPME。
2.1.3 顶空体积的影响
    顶空体积的大小对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及萃取效率有重要影响。Camarasu[6]的研究表明:当顶空体积小于样品瓶体积的1/3时,灵敏度增加但精密度会降低。因此,本法选用15mL顶空瓶,最佳顶空体积为5mL。
2.1.4 pH对响应值的影响
    样品中的pH直接影响氯酚的气液分配系数和纤维固定相的吸附效率,氯酚为弱酸性,pH值降低可使氯酚电离性减小,提高气液分配系数和纤维固定相的吸附效率,提高方法灵敏度,但酸性过强会损坏纤维的固定相。本实验选择分别加入0,0.3,0.5,0.7mL 1mol/LHCl调节样品p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加入0.5mL 1mol/LHCl时达到最大响应值,因此本方法选择在样品中事先加入0.5mL 1mol/LHCl。
2.1.5 离子强度和搅拌对响应值的影响
    在溶液中加入盐类(如氯化钠)可增大溶液的离子强度,抑制氯酚电离并降低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气液分配系数,提高萃取效率。通过搅拌可加速气液的平衡,从而提高分析速度。本方法在盐饱和、搅拌,盐饱和、不搅拌,无盐、搅拌,无盐、不搅拌条件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搅拌和盐饱和都能提高响应值,本法选用盐饱和、搅拌。
2.1.6 萃取温度和时间对响应值的影响
    待测物在固相涂层与样品基质间的分配系数受温度的影响。对顶空SPME来说,提高温度可使气相中待测物的浓度提高,从而对萃取有利,同时温度升高加强了扩散和对流的过程,有利于缩短平衡时间,进而加快分析速度;但是温度升高,待测物在顶空气相与涂层间的分配系数将下降,从而造成涂层的吸附能力降低。因此应用中需要优选最佳的萃取温度和时间。
    本法在40℃、50℃、60℃、70℃、85℃的萃取温度下分别进行吸附萃取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四种氯酚类化合物随温度升高响应值增大,在70℃时2-氯酚出现下降,因此本法选用萃取温度为60℃。
将样品在60℃温度下分别萃取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后测定,结果显示:在40min时四种物质基本达到最大响应值。因此选择萃取时间为40min。
2.1.7 吸附时间对响应值的影响
    相同条件下不同吸附时间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微萃取吸附时间越长,吸附量越大,12min基本达到平衡,因此本法选择吸附时间为12min。
2.1.8 解析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解析温度升高可提高解析速度,但高温对固定相损伤也会增加,选定在280℃下分别解析1、1.5、2、2.5、3.5min,结果显示:四种氯酚类化合物随着解析时间的增加响应值增大,达到一定时间后趋于平稳,因此本法选择解析时间为2.5min。
2.2 色谱条件选择:
    实验中结果显示:在气化室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柱温(程序升温):40℃(保持3min),以10℃/min至120℃,以15℃/min至240℃(保持2min);载气流速:2ml/min;尾吹气:60 ml/min条件下,选用HP-5毛细管柱(30m×0.32mm×0.25m),用ECD检测器可得到比较满意的色谱峰。

图1 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标准色谱图

2.3 标准曲线:
    在实验研究的最佳条件下,做方法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四种氯酚类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在0.995~0.999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对饮用水进行高、中、低三个浓度加标回收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8.1%,回收率为91.5%~107%。
3 结论
    本方法中采用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技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酚类化合物,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满足目前卫生标准的要求,该法简便、灵敏,不使用有机溶剂,是测定氯酚类化合物的理想方法。
4 参考文献:
1. 蒋辉.环境水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90-192
2.徐希明,王洪玮,阮永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五氯酚的样品处理方法探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4):237-238
3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USA:20th Edition, 6420 B:73-78
4 .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38-542
5 .Moreno RC. Extraction of 2,4-DCP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nal Chim Acta, 1994.288(3): 255-264
6 .Camarasu C C. Theory of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capillary LC for carba mate analysis in water samples. Anal. Chem., 2000.23(1):197

作者简介:张岚,女,副研究员,中国CDC环境所水质安全监测室副主任。
联系电话:83132923,13641317828




联系我们
Contact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一层西厅
电话:010-68722460 88517114 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22086号-6
邮编:100089
传真:010-68471169
开票信息

R7HPRK
微信支付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5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