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二甲苯的毒性研究
 

                          化学试剂二甲苯的毒性研究

                                 作者:熊玉兰,叶加
                         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

    二甲苯(Xylene)属于芳香烃类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子量106.17,比重0.86~0.88,沸点138.3℃~144.4℃。二甲苯具有高度亲脂性,味臭,易燃。与乙醇、 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广泛用于有机溶剂和合成医药、涂料、树脂、染料、炸药和农药等。
    在医药科学研究中,二甲苯除作为化学溶剂,还是很好的脱蜡剂和透明剂,大量应用于组织学和病理实验室制作石蜡切片。二甲苯是非特异性致炎因子,可引起以血管通透性、白细胞游走为主要变化的急性炎症,在建立动物炎症模型中作为致炎剂被广泛使用。
    但二甲苯具有毒性,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长期接触对神经功能有影响。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经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证实了二甲苯对实质器官、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具有一定毒性。
    二甲苯可损害脑组织、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这些器官的临床检测指标异常[1,2],并且引起器官的病理学和形态学的改变。二甲苯是挥发性液体,由呼吸道进入体内后,扩散入血,易分散到富含脂肪的组织中,如脑、肝脏等。通过对二甲苯染毒小鼠肝和肺的形态学观察,发现各小鼠肝脏出现肝细胞肿大、血窦变窄、部分肝细胞呈脂肪样变性,肝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而肺未见明显的病理性变化[3]。
    二甲苯对雌性小鼠的受孕能力、胎仔存活等有明显影响。二甲苯在8.5g/m3和2.5g/m3浓度条件下,胎肝微核率显著。说明二甲苯对胚胎组织具有遗传毒性作用[4]。吕丹瑜等人的实验也表明二甲苯可对妊娠小鼠产生毒性效应并影响胚胎发育。二甲苯可引起妊娠母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损伤,并使血清Fe2+、Mg2+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导致胎鼠体重减轻、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急性二甲苯中毒时还可造成妊娠母鼠有核细胞数量降低并出现棘形红细胞增多症,可通过造成急性肾脏功能损伤而导致孕鼠发生急性死亡[5]。
    二甲苯的挥发性强和脂溶性较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经常接触二甲苯的工作人员,神经行为功能会有所改变,并随接触时间延长而加重。颜士勇等人发现神经节苷酯对二甲苯引起大鼠神经细胞的直接损伤有保护作用,推断可能是二甲苯具有脂溶性使细胞膜和质膜中的脂类物质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受损,并可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7]。
    暴露于二甲苯的工人,二甲苯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口腔颊粘膜上皮脱落细胞微核存在一定影响[6]。接触二甲苯的实验技术人员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增加[8]。
    实验证明了二甲苯对生物的毒性与接触的时间和浓度成正比。短期大量接触和长期接触二甲苯能引起中毒是不可忽视的。因工作需要而接触二甲苯的人员应了解二甲苯的毒性,提高保护意识,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寻找二甲苯的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替代品和替代方法。处理好二甲苯废液,并对废旧二甲苯进行提纯,重复利用,既节约试剂,又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 谢懋功,徐锡坤. 慢性苯中毒早期生物监测指标初探[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2):92
[1] 王刚垛,陶玉珍. 甲苯与二甲苯混合液的肾脏毒性实验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8,12(1):53-4
[3] 逯越, 于新宇. 二甲苯染毒小鼠肝和肺的形态学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3):239
[4] 王小芬,张树来. 二甲苯对雌性动物生殖系统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J].职业医学,1996,23(5):49-50
[5] 吕丹瑜,刘雅琼. 二甲苯对妊娠小鼠及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J].解剖学报,2006,37(3):355-9
[6] 陈锦,邓丽霞. 苯、甲苯、二甲苯及其联合作用对暴露工人的遗传毒性[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7,10(4):217-9
[7] 颜士勇,郭丰涛. 二甲苯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02,23(3):200-2
[8] 李继红,魏会平. 接触二甲苯实验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6):13-5




联系我们
Contact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一层西厅
电话:010-68722460 88517114 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22086号-6
邮编:100089
传真:010-68471169
开票信息

R7HPRK
微信支付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