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滞后原因分析与对策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基地,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的水平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医学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各专业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对一些地方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调查。目前,地方医学院校的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并未跟上教学的改革步伐。现就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  滞后原因分析

  1.1  管理方式  分散型的管理仍是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其特点是以课程为单位建立实验室,这种实验室只能为一门或两门课程服务,依附于课程、教研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该课程理论教学,对验证性教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它已远远失去了高校实验室的真正使用价值。

  1.2  实验室的功能实验室过分强调专业性和独立性。由于实验室功能单一,影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能力。学生在实验室只能作一些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及实验老师准备好的验证性实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养成了依附性,而且这些验证性实验随着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早已不能满足地方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1.3  师资队伍实验人员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实验人员只掌握本学科、本教研室的实验技能,而对其它教研室的实验了解甚少;同时实验人员的学历大部分在中专水平,对一些国外进口仪器维修及保养、进口试剂的保存及应用缺乏经验,造成了资金浪费。
  
  1.4  实验室的规模实验室数量多,规模却小,使用效率低,实验室的管理也较为困难。因为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虽然实验室都小,但实验设备却很齐全,大量的基础实验设备的重复投资,无形中给地方医学院校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1.5  实验室的对外开放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能力,而实验室却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导致学生很难设计和开发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全国和世界间的学术交流不断增多,这样的单一实验室很难接纳高水平的学者来地方医学院校进行交流,因而学科建设、学术领域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也不能及时充实到教师的头脑,引入学生的实验教学。

  1.6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由于无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保养,单靠实验人员难以掌握一些高精密度仪器的保养与维修,致使地方医学院校的一些高级实验设备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对于一些实验设备的损坏、丢失无固定的管理人员及赔偿标准,当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2  对策

  基于上述几点原因,为了便于地方医学院校实验室能够科学、规范地发展,更好地体现出实验室真正为教学第一线服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加强了对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了管理体制。我院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也及时进行了实验室的机构调整,从管理模式、人员素质及设备等各方面出台了新举措,将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健全体制,缩减实验室数量,由分散型管理变为集中管理学院已在基础教学中进行试点,建立机能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全面负责学院的基础实验课程。

  2.2  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机能实验室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带队,制定实验人员职责规定,由具有多年实验经验的高级实验师定期讲课,鼓励实验人员继续深造、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2.3  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由学院统一安排 所需仪器设备由教研室、科研机构提出申请,经设备处调查后报学院委员会论证,学院领导审批,统一订购。

  2.4  实验设备由实验管理科负责将学院所有实验设备、仪器统一登记编号,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定实验设备的管理规定,对其损坏、丢失做到有据可依,按价赔偿。

  2.5  实验设备的保养、维修规范化由具有一定维修能力的人员负责,做到实验室操作有规程,安全有制度,确保实验设备没有不必要的损坏。

  2.6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进行单独开课、单独考核,促使学生对实验课引起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建立机能实验室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是实验室的简单合并,它是一种新思维、新体系。对实验室合并、管理的认识还需一个探索过程,我们在实践中会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更新的思想去解决问题,使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能够真正达到一个更新的目标。




联系我们
Contact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一层西厅
电话:010-68722460 88517114 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22086号-6
邮编:100089
传真:010-68471169
开票信息

R7HPRK
微信支付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